
在流传下来的高古玉中,青玉的存世量是最大的。在古代青玉使用上至最高皇权的“皇帝之宝”,下至文房、饰件,应有尽有。宫廷中很多青玉把件籽料及很多器皿都用青玉制作,故宫所藏《大禹治水》、《秋山行旅》等大型国宝级玉雕就是代表作青玉的大量。
青玉的大量使用不仅与青玉在中国历史上产出最大,使用概率最高有直接关系,还和青玉的韧性有关联。青玉的物质成分跟白玉相近,但硬度最高,韧性最好,玉质细腻温润、玉色深重且纯正一致,整体呈现刚劲之气,加之青玉常见大块者,因而常常被历代封建王朝用作国玺以及大鼎等大型器皿的主要选材。
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权的清二十五方宝玺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玺,所以玉器专家都称和田青玉为“帝王之玉”,寓意着基业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