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和田工美论坛  (http://www.htjade.cn/bbs/index.asp)
--  和田玉沙龙  (http://www.htjade.cn/bbs/list.asp?boardid=4)
----  和田玉黄玉辩析  (http://www.htjade.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6813)

--  作者:yuyuan
--  发布时间:2014/5/18 10:18:35

--  和田玉黄玉辩析

和田玉黄玉是和田玉的一个分类品种,极为稀少,现如今与大名鼎鼎的羊脂玉相比,价格已经基本持平。其实在历史上黄玉曾超过羊脂玉列为首位。如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中说“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指甘黄玉列为第一位,羊脂玉列入第二位。清人《清秘藏》在《论玉》中提到“玉色以红如鸡冠者为最,黄如蒸栗者次之、白如截脂者次之,墨如点漆者次之……”也将黄玉排在羊脂玉之前。在古代,黄玉由于与“皇”谐音,又极稀少,极受重视。而现代和田玉中黄玉研究和开发均不够,产出很有限。那什么是和田玉黄玉,通常所说的黄口料、黄沁籽料是不是和田玉黄玉呢?

首先和田玉黄玉是软玉中按颜色划分的一个品种,它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以透闪石为主。主要产于新疆的若羌、青海格尔木和辽宁岫岩。和田玉(黄玉)通常有微量铁盐蚀变透闪石岩形成。阳起石透闪石岩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mm--0.00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致色元素以二价铁离子为主。黄色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分解为稳定的黄色三氧化二铁,长期侵染所致。颜色匀和,属岩石次生变化现象。黄玉传统的形象描述为梨黄、栗黄、蜜蜡黄、小米黄、蛋黄、葵黄、菊黄,由淡黄到深黄,以“黄如蒸粟”色者为最佳。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新版和田玉地方标准对黄玉的描述为:浅——中等不同的黄色调,经常为绿黄色、粟黄色、带有灰、绿等色调,半透明至微透明状,质地细腻致密,油脂——玻璃光泽,可见绺裂、杂质及其它缺陷。根据带糖色的多少可进一步分为黄玉、糖黄玉。

黄口料是对黄绿色和青黄色调和田玉的统称,颜色也是原生的,主要产地有若羌等地。由于黄口料的颜色过于偏绿色或青色,就达不到黄玉的标准了。

黄沁籽料的颜色是次生的,由后期沁入的三价铁离子浸染致色,颜色由外致里逐渐变浅,硬度远低于黄玉原生料。黄沁料标准里叫做糖玉,不能出具黄玉证书。但民间,及一些著作里习惯把黄沁料归为黄玉。但权威的检测机构是不会把黄沁料当作黄玉出具鉴定证书的。在划分糖玉和黄玉这一点上,鉴定分类时考虑的是将原生色的划分为黄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划分为糖玉。在新疆1985年出版的专著《新疆的宝石和玉石》中这样划分并被新疆的检测中心采用。此分类遵循的是岩石矿物学的成因分类、成分分类、结构分类等基本分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