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盘点2017玉石圈十大刷屏事件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 13:51:08 文章录入:王婷 责任编辑:王婷 | |||||
|
|||||
盘点2017玉石圈十大刷屏事件: TOP 1、和田玉籽料原石拍出一千万的高价。 7月15日,西泠印社2017春季拍卖会在浙江开拍。晚上7点,第1918号和田玉籽料拍品以980万的价格成交,如果算上拍卖佣金的话成交价接近1000万元。据了解,该拍品重1565.2克,约1.5公斤,平均6600元/克。成交价过亿元的籽料网上传闻很多,但由于多是私下交易、缺乏透明度,所以价格参考意义不大。本次成交拍品创近年和田玉籽料公开拍卖记录,成为行业新标杆。 评论:有礓、有裂,还不白,价格1000万?籽料,就这么任性! ![]() ![]() ![]() ![]() ![]() ![]() ![]() TOP 2、翡翠亿元标王。 相比较和田玉而言,翡翠原料早已进入亿元时代。12月21号,今年缅甸第二次公盘(翡翠原料拍卖)结束了。标号4814号的翡翠原石以1250万欧元的价格成交,成为本次公盘的标王!据了解,该标样重800公斤,最低标价12.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00万左右,最终却标出了1250万欧元的天价,折合人民币近一个亿!甚至有行家预言:这块料连一支“像样的手镯”都开不出来! 评论:这样一块没有色,没有种,整体布满大裂纹的料也能标出1亿的天价?翡翠玩的就是资本…… ![]() ![]() ![]() ![]() ![]() ![]() ![]() TOP 3、7500万乾隆白玉壶。 10月3日,苏富比(微博)香港秋拍”中国艺术珍品”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其中第3613号拍品,清乾隆御制白玉瓜棱式羊首掐丝珐琅提梁茶壶以655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7547.5万港币成交,而该拍品之前估价仅是2000万-3000万港币。 评论:明清玉器只要沾上皇家二字,必出天价!!皇家出品,必是精品 ![]() ![]() ![]() ![]() ![]() TOP 4、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 10月4日,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宣布收藏六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它们分别是:《别寻方外去》《秋语江南》《莲相》《角》《活环沉香炉》《碧玉薄胎茶壶》,据了解这也是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中国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当日大英博物馆还举办了“中国当代玉雕与世界的对话”为题的论坛活动。 总结:让世界听到中国当代玉雕的声音,凸显中华文化的自信。 ![]() ![]() ![]() ![]() ![]() ![]() ![]() TOP 5、和田玉可以检测产地了,皮色鉴定100%正确。 11月24日,一条消息引爆了玉石圈。该消息称,某国内权威机构宣布开展“和田玉产地检测业务”和“籽料鉴定业务”,而且据说“产地检测准确准已达99.8%,不久就可以达到100%”;而“籽料(皮色)检测的准确率已经达到100%”。 评论:科学的吹牛是一种境界!!100%的正确率是一种传说! ![]() ![]() TOP 6、价值5亿的翡翠标王切垮 不知从啥时候开始,一条“5亿标王切垮”消息传遍了朋友圈。据说“这块翡翠是2014年缅甸公盘的标王,一块重达233公斤的玻璃种木那料/起拍价达6000万欧元,按1:8.8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5.28亿(不含税)”。传言还说“这块料的绿色仅有很浅一层,甚至连一支满绿的手镯都切不出来。料子切开就赔了4亿多!”……但是后来,剧情又翻转了--有网友出来辟谣说“这是一条假新闻”!! 总结:一刀穷、一刀富,一刀亏了4个亿!赌石的爱恨情仇总是能赚足“吃瓜群众”的眼球。 ![]() ![]() ![]() ![]() ![]() ![]() TOP 7、9克籽料价值45万--每克5万元的天价籽料到底长啥样 8月,和田玉籽料禁采的消息传出!伴随“禁采”的传闻,还有一个价值45万的“小小”籽料刷爆玉石朋友圈:原因是它实在太小了,仅仅只有9克而已(成年人的一节手指大),但却以45万成交,平均每克5万元!这个价格是同期黄金价格的170倍,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总结:精品籽料,想说爱你不容易。 ![]() ![]() ![]() TOP 8、田黄的绝唱--四大印章石集体降格为“粘土”。 5月21日,福建东南拍卖公司以1260万拍出田黄石“群螭献瑞浮雕随形章”,该拍品为第527号,重286g,作者郭祥雄。这是近年来拍卖会上少见的田黄精品,它在创造记录的同时,也可能是唱出了“田黄的绝响”!不仅如此,随着新版珠宝玉石国家标准的颁布,四大印章石极可能集体降格为“粘土”。 据了解,新版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附录”中已经删除了“田黄”这一名称,也就是说今后在正规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中不会再有“田黄”的鉴定结果了!即使真正的“田黄”也只能标注为“寿山石”,甚至是可能被定名为:粘土矿物质玉!你没看错,就是“粘土”!不仅寿山石会被鉴定成“粘土”,传统四大印章石都会被定名为“粘土”矿物质玉。 总结:拜托起个有点美感的名字行不行??如果把钻石叫“碳质宝石”、把红蓝宝石叫“三氧化二铝宝石”您还会掏钱买吗? ![]() ![]() ![]() ![]() ![]() TOP 9、中国玉雕天工奖, 11月8号,中国玉雕天工奖获奖作品展出。玉雕界的“奥斯卡”永远都会自带流量,不用多言!上图…… 总结:中国玉雕的“奥斯卡”永远不缺眼球和话题。 ![]() ![]() ![]() ![]() TOP 10、珠宝玉石新版国家标准颁布 10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425项重要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五项珠宝玉石类国家标准。新修订的GB/T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在一片争议声中出台了。新标准中田黄退出宝玉石目录,传统的四大印章石被贬为“粘土”;还有关于“充填处理”新的规定也充满争议:树脂充填到底如何定性呢?新标准中“树脂充填”这一个项目上就有三种不同归类: 1、优化(无需附注说明),可视为“纯天然”; 2、优化(须附加说明),市场可接受; 3、处理,市场不接受。 笔者理解这是一个“和稀泥”的规定,新国标对于人工树脂充填的态度是:少充一点非常好;适量多充也可以;充得太多就不太好……关键是这个度怎么把握呢?不光检测界“老司机”看不懂,连“老翡翠”们也以为这是他们的“胜利”,甚至叫嚣着说“春云的春天来到了!” 总结:新国标啊,你到底要怎样? ![]() ![]()
|